一、自动化类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招收的学生数不进行比例划分。专业前两学年执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在第二学年末学生可根据志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方向会在本科培养方案上略有不同,按专业方向分别确定保送研究生资格。
自动化专业方向简介(咨询电话:86414529):
本专业方向培养面向较宽的科技领域(包括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复合类、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
专业注重宽基础、强适应性,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方向简介(咨询电话:86414529):
本专业方向为国防重点专业,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培养面向控制理论、系统分析设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的自动化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创新类、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
二、工科试验班(含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
航天工程中结构设计为核心技术之一,力学分析与复合材料设计是先进航天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为此,工科试验班主要面向两个专业方向,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按一定比例招收学生。大一学年末,学生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并依照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分三个分数段按专业方向招生比例进行分流。
工程力学专业方向简介 (咨询电话:0451-86418100)
该专业方向为工信部重点专业,所依托的“力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与清华、北大并列全国第一。教学、科研条件一流,拥有国家级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部级重点科研实验室,有院士及国家级教学名师。
主干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
专业培养历来重视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同时面向航天工程需求,强调工程分析与试验等实践能力训练。
毕业生绝大部分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还可以免试直读博士学位,或者硕博连读,同时有机会与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培养,近两年平均接近80%。工作去向主要为航天航空工程、机械、能源、船舶、土木建筑等领域的大企业,从事结构设计、分析及工程软件开发,或到高校及科研院所继续科学研究、或从事高等教育工作。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简介(咨询电话: 86402477)
该专业方向是一个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并具有紧密国际合作关系的专业。所在的“力学”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全国重点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第一。
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设计、制备、评价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既重视学生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又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并对有关专业课实行教学内容的国际接轨,并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主干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力学、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结构安全与可靠性评价等。
大部分毕业生保送或考取了研究生(含出国深造),部分学生还将被推荐与国外联合培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将面向人才需求旺盛的国防、航天航空、汽车、化工、能源等复合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生产工作。
====================================================================
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分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结构、空间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招收的学生数为专业总招生数的60%、20%、20%。专业前两学年执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在第四学期初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前三学期学分绩靠前的学生具有专业方向优先选择权。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简介(咨询电话:86412766):
该专业方向是国防重点专业,所依托的“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和两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专业科研实力雄厚,已成功发射五颗自主研制、并具有明确应用任务的小卫星。
该专业方向以航天器、导弹、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飞行器总体设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主干课程有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导弹飞行力学、远程火箭弹道学、航天器总体设计等。专业具有完善的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学生已多次在国家级和世界级飞行器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紫丁香”二号小卫星已于2015年成功发射。
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机电一体化设计等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每年有60%左右的学生可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方向还招收主修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辅修俄语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在哈工大学习,后三年到俄罗斯著名高校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俄罗斯高校学位和毕业证。
飞行器环境与结构专业方向简介(咨询电话:86417756):
飞行器环境与结构专业方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国防特色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开展飞行器服役环境下的结构机构设计与控制研究,立足于传统飞行器的结构总体设计,机构控制,环境模拟与防护等,面向空间机器人、行星探测器、新型运载火箭等新的工程领域培养航天创新型人才。
该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通过飞行器结构动力学、航天器多体系统动力学等主干课强化理论基础,以飞行器结构环境效应分析、飞行器机构动态仿真技术等课程增强应用能力,以空间机器人在轨操作,大型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等试验教学平台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毕业生除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外,也可到航空航天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等参加工作。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简介(咨询电话:86413452-802):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是国家自“十一·五”确定的国防特色专业方向之一,是在航空宇航科学、空间光学工程和天文学交叉融合基础上发展的新型综合方向,是未来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飞行器综合应用技术人才的摇篮。面向空间观测、空间应用技术迅猛发展的需求,采用理工结合与宽口径的培养模式。通过天文学、电动力学等理学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强化空间科学理论基础;以深空探测、空间环境、光学遥感、天文导航等工程技术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突出空间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毕业生除推荐或考取飞行器设计、光学工程等专业攻读研究生外,也可到中科院空间中心、测控中心及天文台,航天系统科研生产单位、高校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
四、电子信息类Ⅱ
电子信息类Ⅱ包含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招生的学生数为专业总招生数的50%、30%、20%。学习一年后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并依照第一学年学习成绩按三个分数段按各专业方向的招生比例进行专业分流。第二学年春季学期开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微电子技术专业方向简介(咨询电话:86413441、86413451)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微纳器件与系统、物联网等技术领域设置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固态电子论、微电子器件原理、微电子工艺、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专业骨干课程及大量专业选修课和创新训练课。培养在这些领域能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方向建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基地;共建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科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学生出国、考取或保送研究生,其余的学生中在集成电路与IT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
光电子技术专业方向(咨询电话:86402832-214)
光电子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光电子器件与技术、激光制导与激光雷达、光通信、强激光与非线性光学等技术领域设置激光原理、光电信号探测、光通信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培养在这些领域能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所在物理电子学学科是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具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环境。
本专业方向培养的本科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每年有6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毕业生可到光电子产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开发、经营单位和管理部门工作。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国防航天特色,侧重于空间光电信息获取、光学精密制导、空间光电对抗、光电精密测试、超精密光学加工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建有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全国重点一级学科排名时名列第五。
专业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是信息技术最活跃的领域,相关的光电信息产业是新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专业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光学电磁理论、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傅里叶光学、红外技术与系统、激光原理、光电测试技术、光机系统设计等。
毕业生可以到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新技术公司(含外企)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